行业资讯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 > 焦化沥青中间相含量检

焦化沥青中间相含量检测技术指南

焦化沥青中间相含量检测技术指南

 

一、试验目的

通过偏光显微分析法定量测定沥青焦炭中间相含量,评估其石墨化程度及结晶取向特征,为产品分级、生产工艺优化及下游应用(如锂电负极材料、碳素制品等)提供关键质量数据。

二、设备与耗材清单

1. 透反射偏光显微镜 XPF-550C(配 CCD 成像系统)

2. 中间相分析专用软件 V2.1

3. 自动金相磨抛机 YMPZ-2

4. 冷镶嵌系统(CM1 树脂 + 固化剂)

5. 制样耗材:

1. 碳化硅砂纸(P180-P2000)

2. 氧化铝抛光液(1μm/0.5μm)

3. 植绒抛光布(粗抛 / 精抛)

XPF-550C  4+ (2).jpg

三、标准操作流程

(一)样品预处理

1. 取样规范

1.  GB/T 1997 规定多点取样

2. 切割尺寸:10×10×5mm³(保持原始取向)

2. 冷镶嵌操作

1. 操作图示:树脂:固化剂 = 3:1(体积比)→ 真空搅拌(30s)→ 注入模具→ 固化(25℃/4h)

2. 重点:排除气泡,确保镶嵌面平行度误差≤0.02mm

(二)磨抛工艺

1. 粗磨阶段

1. 参数设置:压力 20N,转速 300rpm

2. 砂纸序列:P180→P400→P800(每级研磨 2min)

2. 精抛阶段

1. 参数设置:压力 15N,转速 150rpm

2. 抛光流程:

1. 9μm 金刚石悬浮液(粗抛布,3min)

2. 1μm 氧化铝抛光液(植绒布,5min)

3. 终点判定:镜面光洁度 Ra≤0.1μm

(三)显微分析

1. 设备调试

1. 开启正交偏光模式(起偏器与检偏器成 90°)

2. 物镜选择:10× 平场消色差物镜

3. 光源强度:调整至灰度值 150-180(软件实时监控)

2. 图像采集规范

1. 取样策略:5 点法(中心 + 四象限)

2. 单视野参数:0.5mm²,分辨率 2048×1536

3. 曝光时间:自动优化(确保直方图分布完整)

(四)软件分析流程

1. 导入图像组(≥10 张有效样本)

2. 执行预处理:

1. 自动白平衡

2. 降噪滤波(中值滤波 3×3)

3. 中间相识别:

1. 阈值分割(设定灰度区间 80-220)

2. 形态学修正(消除伪影)

4. 结果输出:

1. 面积百分比(自动生成统计报告)

2. 形态学参数(等效直径、长宽比)

四、质量控制要点

1. 环境要求:温度 23±2℃,湿度≤60% RH

2. 校准周期:

1. 显微镜校准(每年)

2. 软件灰度标定(每次开机)

3. 数据有效性判定:

1. 同一样品不同区域含量偏差≤5%

2. 标准样品验证(GBW08501 中间相标样)

五、典型问题处理

1. 图像模糊:检查物镜清洁度,重新调节科勒照明

2. 统计偏差大:增加采样点数至 15 个视野

3. 抛光划痕:返回 P1200 砂纸返工 30s

 

GB/T38396-2016 标准关键指标对照表(略)


本指南结合上海蔡康光学系统特性优化,操作人员需通过 8 学时实操培训后方可独立检测。建议建立标准作业视频库辅助新员工学习。

相关新闻